首页

回眸女王

时间:2025-05-28 08:45:02 作者:东西问丨冯慧兰:东盟国家为何期待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? 浏览量:93571

  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 (尹倩芸)此间举行的2024年服贸会“智慧城市建设保障高质量发展”国际科技创新论坛上,多位专家就如何打造具有韧性的智慧城市建言献策。

  原国务院参事、原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在会上提到,近年来,中国安全水平稳步提升,各类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不断下降,但同时公共安全仍面临一定挑战。一方面,自然灾害的突发性、异常性和复杂性增加,另一方面,社会安全风险多样化、复杂化,而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,离不开安全二字。

  因而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提醒,要考虑并重视城市规划、建设、运行、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安全。

  他认为,安全韧性城市构建的框架包含四个方面,一是风险识别,能够通过分析实现对风险的识别与预警;二是脆弱性分析与评价,测度城市面临风险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类型、强度、范围和空间分布;三是城市应急能力提升;四是城市基层韧性增强,即社区与民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提升。

  而智慧韧性城市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支撑,旨在提升城市灾时的及时响应、有效抵御、快速恢复等能力,从而尽快恢复到灾前的平衡状态。

  在范维澄看来,安全韧性城市加上“智慧”二字之后,需要“三足鼎立”,包括科学技术装备的发展、管理能力水平的提升和安全文化发展。“其有助于立足高效预警新生风险,实时修正运行缺陷,及时调配社会公共资源,制定规范化、标准化的风险防控实施方案。”

  闪淳昌同样提到,要用信息化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,将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,如无人机快速三维建模技术、大载荷长航时无人机载应急通信系统等。同时,加强对数据的深度挖掘,提升预测社会需求、预判社会发展、预警社会风险的准确性与及时性,构建贯通“城市大脑”和“基层细胞”的智能化管理体系,让各项管理更智慧、更精细。

 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胡燕祝则以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为例指出,我国地下空间增长速度快,且开发强度大、规模体量大,地下空间功能正向多功能复合转变,但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不少问题。例如早期规划设计无法适应当前大规模复合地下空间,原有安全防控手段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等。

  新技术则为这些问题带来了解决方案。胡燕祝表示,可以通过传感器和人工智能、大数据手段分析出更多信息,提高风险识别和预警事件的准确性。另外,还可基于大模型等技术实现对地下空间的场景理解,实现灾害动态演化的过程推理。

  在服贸会的专题展上,不少新型装备也让城市建设更“智慧”、更安全。如未来可使用“造楼机”进行城市更新改造,设备可降低施工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,工人作业也会更加安全。(完) 【编辑:黄钰涵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超5000列!前9个月阿拉山口口岸中欧(中亚)班列通行数量创新高

5月15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消息,生态环境部今日向媒体通报了2024年4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。4月,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9.8%,同比上升8.7个百分点。

“血腥周末”再现 美国2024年已发生343起大规模枪击案

“这一万多元的治疗费我只需要交三千多吗?真是太好了!”她看到统筹基金支付那一栏写着7000余元,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。为了实现当妈妈的梦想,陆女士在试管道路上一走就是十二年,花费几十万元。这是她十二年来在结算时感觉最轻松的一次。

诺如病毒流行季来临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做好防控

香港7月13日电 (记者 刘大炜)“艺述红楼”书画作品展及红学讲坛12日在香港集古斋举行,活动旨在通过红学文化的展览和深度主题讲座,带领香港观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。

乡约福建:福州罗源以花为媒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

吴谦强调,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。中方在解决南海问题上有着充足的战略定力。我们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同有关方面妥善管控海上分歧,同时坚定捍卫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地区国家的共同努力下,南海局势终将走向平静,这是不可阻挡的时代大势。(董泽宇)

节后机票降5成多? 出发前当心“踩坑”

  钟倩告诉澎湃新闻,她当时在现场,“晚上很吓人,突然鱼改变方向就跑了。”但是对专家来说,跟踪白鲟的那么多天时间里,这并不是第一次信号消失。“偶尔会消失几个小时,又能找到,当时大家都不觉得从此真的就找不到了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